乙炔(C₂H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割、焊接等工业领域的可燃气体,但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以下是乙炔使用的关键安全知识:
一、储存与运输安全
-
钢瓶管理
-
乙炔必须储存在专用钢瓶中,钢瓶需直立固定,避免倾倒或撞击。
-
存放环境需阴凉、通风,远离热源(>40℃)、明火及氧化剂(如氧气瓶需间隔5米以上)。
-
禁止使用铜、银或汞材质的工具或管道接触乙炔,防止生成爆炸性乙炔化合物。
-
运输注意事项
-
运输时钢瓶需加装防震圈和安全帽,车辆固定牢固,避免剧烈颠簸。
-
运输车辆需配备灭火器,禁止与氧气瓶混装运输。
二、使用操作规范
-
环境要求
-
操作区域保持通风,避免乙炔积聚(浓度达2.5%~82%时遇火即爆)。
-
清除现场易燃物,禁止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
-
设备检查
-
使用前检查减压阀、软管、焊炬是否完好,确保无老化、漏气(用肥皂水检测)。
-
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并定期测试其有效性。
-
点火与关闭顺序
-
点火时:先微开焊炬乙炔阀,点火后再调氧气阀控制火焰。
-
关闭时: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防止回火。
三、应急处理
-
泄漏处理
-
立即关闭气源,疏散人员,保持通风。
-
若泄漏量大,需使用防爆工具切断泄漏源,禁止使用电器开关(避免电火花)。
-
回火处理
-
迅速关闭焊炬乙炔阀和氧气阀,待冷却后检查原因(常见原因:喷嘴堵塞、压力异常)。
-
火灾应对
-
小范围火情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若钢瓶着火,需持续冷却瓶体直至火焰熄灭。
-
严禁直接用水扑救乙炔火焰。
四、个人防护
-
操作者需穿戴防火服、防护面罩、隔热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液态乙炔(可致冻伤)。
-
长期接触乙炔的环境需佩戴防毒面具(乙炔含杂质时可能释放磷化氢等有毒气体)。
五、其他注意事项
-
禁止将乙炔钢瓶用作滚轮或支撑物,避免瓶体受损。
-
定期由专业人员检测钢瓶、管路及阀门(建议每年一次压力测试)。
-
废弃钢瓶需联系专业机构处理,不可自行排放或拆卸。
安全口诀:
乙炔易燃忌高温,通风远离火与氧;
回火防止不可少,防护到位保平安。
正确操作和严格管理是预防乙炔事故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