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稀有气体市场呈现分化态势,瓶装氦气、管束氦气价格微幅下调

本周

国内稀有气体市场呈现分化态势,瓶装氦气、管束氦气价格微幅下调

,氙气、氪气成交重心下移,仅氖气价格持稳。以下从各细分市场展开分析,并结合行业动态对下周走势进行预判:

一、本周市场动态与核心逻辑

1. 瓶装氦气:供应过剩压制价格,区域分化显著

  • 价格表现:周均价降至 598.5 元 / 瓶,环比 – 0.4%,主流成交区间 560-630 元 / 瓶。华东、华北高价货源价格下滑,华中市场暂稳。
  • 供需矛盾:国产产能扩张(2025 年预计达 320 万立方米,同比 + 68%)叠加进口稳定,导致供应过剩。下游半导体、医疗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仅球氦出货因季节性活动略有好转。
  • 成本压力:内蒙古管束氦气出厂价降至 67-70 元 / 立方米,反映国产低价货源对市场的冲击。进口氦气受国际运输成本上涨(如大阳日酸运费上调 20%)影响,但低价持稳以消化库存。

2. 管束氦气:国产企稳与进口承压并存

  • 价格走势:周均价降至 97.5 元 / 立方米,环比 – 0.4%,主流成交 95-100 元 / 立方米。国产氦气止跌回稳,进口货源因成本高企出货压力大。
  • 区域差异:内蒙古出厂价降至 67-70 元 / 立方米,球氦价格小幅涨至 62 元 / 立方米,显示区域供需分化。
  • 需求边际改善:下游拿货积极性略有提升,但整体供应充足,下行压力仍存。

3. 氙气:供需失衡加剧,价格持续探底

  • 价格表现:周均价降至 2.45 万元 / 立方米,环比 – 2.4%,成交重心下移至 2.3-2.6 万元 / 立方米。
  • 供应过剩:2024 年国内产能同比 + 52.5% 至 26316 立方米,产量 + 10.77% 至 7200 立方米,但需求同比减少。主力企业垒库现象普遍,被迫降价出货。
  • 需求疲软:半导体、航天需求增长有限,传统电光源领域受替代技术冲击萎缩,出口订单亦下滑。

4. 氪气:库存高企与需求低迷双重挤压

  • 价格表现:周均价稳在 220 元 / 立方米,环比 – 6.5%,主流成交 180-260 元 / 立方米。
  • 供需矛盾:企业库存同比 + 20%,但航空航天订单未放量,半导体应用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仅 30%。
  • 成本博弈:空分设备能耗上升使生产成本增加 15%,企业维持低负荷生产以控制亏损。

5. 氖气:成本线支撑下的脆弱平衡

  • 价格表现:周均价稳至 115 元 / 立方米,成交重心下移至 100-130 元 / 立方米。
  • 供应过剩:产能利用率不足 65%,但企业因成本压力(能耗 + 15%)维持低负荷生产,价格在成本线(约 95 元 / 立方米)附近持稳。
  • 需求平淡:电光源需求季节性回升(环比 + 8%),但半导体应用持续疲软,整体出货压力仍存。

二、下周市场预测与关键驱动因素

1. 氦气市场:供应增长与需求修复博弈,预计弱势持稳

  • 供应端:上游检修结束,国产氦气产能释放加速,叠加进口稳定,供应有进一步增长预期。侨源股份等企业扩产项目(如成都基地)将逐步投产,加剧市场竞争。
  • 需求端:半导体、医疗领域补货行为或阶段性提振需求,但中长期受行业周期制约,增长动能不足。
  • 价格预判:瓶装氦气主流成交价可能下探至 550-600 元 / 瓶,管束氦气或跌破 95 元 / 立方米,内蒙古出厂价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

2. 氙气市场:库存压力主导,价格或下探成本线

  • 供应过剩:新产能持续释放(如江苏、安徽等地新增项目),叠加企业垒库,出货压力加剧。
  • 需求瓶颈:半导体、航天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传统领域需求萎缩,短期难有大单支撑。
  • 价格预判:主流成交或下探至 2.4 万元 / 立方米的成本线,部分企业可能以成本价抛售库存。

3. 氪气市场:库存高企压制价格,下行趋势难改

  • 供应过剩:企业库存同比 + 20%,但航空航天订单未放量,半导体应用需求疲软。
  • 成本压力:空分设备能耗上升使生产成本增加 15%,企业低价出货以缓解资金压力。
  • 价格预判:主流成交或下探至 180-250 元 / 立方米,部分区域可能试探更低价位。

4. 氖气市场:成本线支撑下的弱平衡

  • 供应收缩:企业因亏损维持低负荷生产,供应增量有限。
  • 需求平淡:电光源需求季节性回升(环比 + 8%),但半导体应用持续疲软,整体需求增长乏力。
  • 价格预判:价格在 100-120 元 / 立方米区间波动,成本线(约 95 元 / 立方米)提供底部支撑。

三、风险提示与策略建议

  1. 氦气进口风险:卡塔尔 North Field 扩产项目延期可能导致 8 月进口减少 10%,引发价格短期反弹,但长期供应宽松趋势不变。
  2. 成本传导风险:国际氦气运输成本上涨(如大阳日酸运费上调 20%)可能逐步传导至国内市场,需关注进口价格动态。
  3. 政策与技术突破:国产提氦技术进步(如华特气体 6N 级超纯氦气)可能加速进口替代,影响市场价格体系。
  4. 库存管理策略:贸易商可优先处理高库存产品,通过远期合约锁定价格,规避进一步下跌风险。

四、总结

本周稀有气体市场整体呈现供强需弱格局,价格分化明显。氦气、氙气、氪气受供应过剩拖累,价格承压下行;氖气在成本线支撑下勉强持稳。下周市场预计延续弱势,氦气在供应增长与需求修复博弈中持稳,氙气、氪气因库存高企继续探底,氖气在成本线附近波动。企业需密切关注产能释放节奏、下游需求变化及国际市场动态,灵活调整采购与库存策略。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安全标准

特种气体之四氧化二氮

2025-8-8 14:26:13

价格行情安全标准

国内乙炔市场延续 “整体稳中有调、区域分化温和” 的态势

2025-8-12 17:50: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