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液氮市场整体表现不及预期,全国均价呈现下行趋势,但局部地区如华北、西北等地出现止跌回涨,这种分化态势主要由供需错配、区域需求差异及短期市场动态共同驱动。
一、市场整体疲软的核心原因
-
供需失衡加剧
8 月液氮市场延续了 2024 年以来的供过于求格局。据隆众资讯数据,全国液氮均价在 462 元 / 吨,环比下跌 0.65%,同比跌幅达 6.03%。供应端,尽管高温天气导致部分空分装置跳机风险增加,但整体产能释放仍显宽松,尤其华东、华南等主产区新增产能(如新疆鼎圣能源年产 1.05 万吨项目)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压力。需求端,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下游行业受夏季高温影响开工率下降,例如食品冷链需求同比减少约 10%,速冻食品领域液氮应用占比从 50% 降至 45%。 -
出口未能有效缓解压力
2025 年上半年液氮出口量同比激增 349%,但出口单价下跌 57%,且出口总量仅 3321 吨,对国内庞大的供需体系影响有限。出口市场的 “量增价跌” 未能改变国内供应过剩的基本面,反而反映出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以价换量的策略效果有限。 -
季节性因素压制需求
夏季高温导致部分化工企业减产,例如煤化工、化肥行业进入检修季,东北地区化工需求同比萎缩显著,辽宁市场液氮均价同比下跌 26%。此外,小龙虾捕捞季结束后,两湖地区食品速冻需求锐减,华中市场价格承压下行。
二、局部回涨的区域特征与驱动因素
-
西北市场:工业项目需求支撑价格高位
陕西、甘肃等地因能源行业(如页岩气开采、煤制氢)和大型工业项目集中采购实现价格逆势上涨。例如,陕西延长石油 50 万吨煤基乙醇项目在 8 月集中采购 1.5 万吨液氮,推动当地价格维持在 570-830 元 / 吨高位,较全国均价高出 23%-80%。此外,新疆市场因物流改善和本地需求稳定,价格窄幅上调至 420-460 元 / 吨。 -
华北市场:补库需求与供应收缩共振
内蒙古、山西等地因下游企业集中补库,需求阶段性释放,叠加部分空分装置检修(如晋能控股金石化工 8 月检修采购 300 吨液氮),供应短期收紧。8 月 18 日当周,华北地区液氮均价环比上涨 2.51%,其中内蒙古主流价格升至 600-732 元 / 吨,山西上调至 550-650 元 / 吨。不过,京津冀地区因需求疲软,价格仍呈下行趋势,显示区域内部分化明显。 -
西南市场:成本优势与需求韧性支撑
贵州、四川等地依托水电资源丰富的优势,空分生产成本较低,叠加医疗、电子等高端需求稳定,价格保持坚挺。例如,贵州市场主流价格维持在 650-700 元 / 吨,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三、短期市场展望
-
区域分化持续
预计华北、西北等地的回涨态势将延续至 8 月底,主要受益于工业项目集中采购和供应端阶段性收缩。例如,晋能控股金石化工 300 吨液氮采购计划将于 8 月 25 日交付,可能进一步支撑华北市场。而东北、华东等传统弱势区域仍将面临需求不足的压力,价格或继续下行。 -
成本与政策边际影响
8 月能源价格波动较小,液氮生产成本变化有限,但局部地区运输成本(如西北至华东的长距离运输)可能影响价格传导效率。政策层面,“十四五” 新材料规划对高纯液氮的支持,或推动电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需求增长,但短期难以扭转整体市场颓势。 -
9 月需求修复预期
随着化工、食品加工行业逐步复产,以及医疗冷链需求随秋冬季节回升,预计 9 月全国液氮需求环比增长 8-10%,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但需警惕新增产能释放节奏,若华东、华南等地新装置集中投产,可能再次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四、总结
8 月液氮市场是供需区域错配、短期需求脉冲及产能释放节奏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需重点关注西北、华北等需求韧性较强的区域,同时警惕传统弱势市场的价格战风险。中长期来看,下游行业结构升级(如电子、新能源领域)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如拓展东南亚、中东)或成为破局关键,但短期内市场仍将处于深度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