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塔 501 平台在大塔场气田致密气开发中创下新纪录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塔 501 平台在大塔场气田致密气开发中创下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以下是该平台的具体成就及技术创新点: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塔 501 平台在大塔场气田致密气开发中创下新纪录

一、核心技术突破与施工指标

  1. 压裂改造效率创纪录
    塔 501-2-H1 井于 2025 年 8 月 11 日完成第 13 段改造施工,平均改造时效达3.42 段 / 天,单日最高改造5 段,最高加砂量1700 吨,刷新了大塔场气田致密气压裂施工的效率与规模纪录。这一成果得益于 “地质工程一体化” 理念的深度应用 ——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储层分布,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压裂参数,实现了裂缝与砂体的精准匹配,有效提升了储层改造体积。
  2. 钻井提速成果显著
    平台在钻井阶段已创下多项纪录:
    • 塔 501-2-H4 井二开造斜段单日进尺1135 米,刷新大塔场气田单日进尺最高纪录;
    • 平台 5 口井平均钻井周期15.63 天,平均完井周期5.91 天,较同类气田施工效率提升约 30%。
      这些突破源于高性能水基泥浆的应用、“钻头 + 工具 + 参数” 配套技术升级,以及地质导向与工程参数的实时联动优化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二、技术创新与行业意义

  1. 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的深化应用
    平台通过整合地质建模、岩石力学分析与压裂模拟技术,建立了 “甜点预测 – 轨迹优化 – 改造设计” 全链条技术体系。例如,在塔 501-2-H1 井施工中,通过实时分析钻遇地层的伽马值、气测值等数据,动态调整水平段轨迹,实现优质储层钻遇率 **95%** 以上。这一模式为同类气田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2. 降本增效路径的探索
    平台通过优化井位部署(如采用 “单排 4 井” 集约化布井)、缩短非生产时间(接立柱时间控制在 5 分钟内)等措施,显著降低了开发成本。以塔 501-2-H3 井为例,其钻井周期较邻井缩短 40 天以上,综合成本降低约 15%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此外,高性能水基泥浆的应用替代了传统油基泥浆,在保障井壁稳定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3. 对大塔场气田开发的战略支撑
    大塔场气田是四川盆地致密气开发的重点区域,塔 501 平台的成功为该气田的滚动评价与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平台已完成全部 5 口井的钻井及压裂施工,后续将进入排采阶段,预计单井日产气可达30-50 万立方米,为西南油气田 “上产 500 亿” 目标提供重要产能补充。

三、未来发展方向

西南油气田公司表示,将以塔 501 平台为示范,进一步推广以下技术:

 

  • 精细化压裂工艺:针对条带状砂体特征,采用 “密切割布缝 + 适度规模改造” 技术,提升缝控改造体积至 90% 以上;
  • 智能化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施工参数实时监控与远程优化,进一步缩短单井周期、降低作业风险;
  • 老气田挖潜:结合塔 501 平台经验,对周边老井开展 “压裂 + 气举” 复合改造,激活低产井产能。

四、行业背景与战略价值

四川盆地是我国致密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资源量超10 万亿立方米,但储层普遍具有 “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 的特点,开发难度大。塔 501 平台的突破不仅验证了 “水平井 + 多段压裂” 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也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提供了技术标杆。随着该平台产能逐步释放,大塔场气田有望成为西南油气田继页岩气之后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助力我国天然气保供与能源结构转型。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价格行情安全标准

国内乙炔市场延续 “整体稳中有调、区域分化温和” 的态势

2025-8-12 17:50:13

安全标准工业气体市场分析

俄罗斯奥伦堡氦气厂遇袭

2025-8-14 16:36:0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