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款四座氢燃料电池飞机 RX4M 成功首飞 绿色航空迎来历史性突破

  2025 年 7 月 5 日上午 8 时 30 分,沈阳法库财湖机场晴空万里,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杨凤田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四座电电混合动力飞机 RX4M 腾空而起,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飞。这架融合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新型飞机,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航空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全球航空业减排提供了 “中国方案”。

一、技术突破:全球首创的氢电混合架构

我国首款四座氢燃料电池飞机 RX4M 成功首飞 绿色航空迎来历史性突破

RX4M 的核心创新在于其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组合能源系统,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动态功率调配。起飞和爬升阶段,锂电池与氢燃料电池并联供电,提供瞬时高功率输出;巡航阶段则切换为燃料电池单独驱动,并为锂电池充电,有效提升能量利用率。这一设计使飞机最大起飞重量达 1400 公斤,有效载荷 320 公斤,航程 400 公里,续航时间 2 小时,显著突破了传统纯电动飞机的航程瓶颈。

 

项目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历经 4 年协同攻关,攻克了高效轻量化空气供给、氢气引射回流、综合热管理等 30 余项 “卡脖子” 技术,实现关键技术 100% 自主可控,核心零部件全部国产化。其中,大连化物所研发的 70 千瓦级航空用燃料电池系统质量比功率达 1000W/kg,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串并联实现功率线性扩展,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二、应用前景:低空经济的 “绿色引擎”

RX4M 的诞生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其 400 公里航程可覆盖沈阳至大连等短途通勤航线,为城市间人员流动提供高效选择;在航空旅游领域,飞机可搭载游客从空中俯瞰自然景观,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低空旅游环线;而作为飞行培训教练机,其运营成本比传统燃油飞机低 60%,有望降低飞行人才培养门槛。

我国首款四座氢燃料电池飞机 RX4M 成功首飞 绿色航空迎来历史性突破

专家指出,RX4M 的商业化应用将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升级。例如,沈阳法库通用机场已规划建设氢能加注站,配套氢燃料电池飞机的运营需求;重庆凯瑞动力等企业正在研发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计划将航程提升至 600 公里以上。

三、战略意义:自主创新引领全球航空转型

此次首飞是我国落实《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 年)》的关键一步。根据规划,到 2035 年我国新能源航空器将成为主流,国产大飞机需达到世界一流水平。RX4M 的成功验证了 “氢电并举” 技术路径的可行性 —— 轻小型飞机采用电动力,通勤类飞机采用氢能动力,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杨凤田院士表示:“RX4M 不仅是一架飞机,更是我国绿色航空技术体系的缩影。从燃料电池电堆到复合材料机身,我们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化,这为未来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透露,团队已启动适航取证程序,预计 2026 年实现首批交付,并计划在 2027 年前完成 1000 小时耐久性测试。

四、全球视野:中国方案助力航空减排

当前,全球航空业碳排放占人为排放总量的 2.5%,氢能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替代能源。与德国 H2FLY 的液态氢飞机相比,RX4M 采用的 “锂电池 + 氢燃料电池” 混动方案更适合现阶段技术水平,既解决了纯电飞机的续航短板,又避免了液氢储存的高成本和高风险。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显示,电动飞机运营成本比燃油机低 60%,若 RX4M 实现规模化应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十万吨。空客公司零排放飞机项目副总裁 Glenn Llewellyn 评价称:“中国在氢电混动领域的突破,为全球航空业脱碳提供了新思路。”

五、未来挑战: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

尽管技术突破显著,RX4M 仍面临多重挑战。例如,绿氢生产成本目前是航空煤油的 3 倍,需加快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普及;适航认证需通过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包括氢泄漏监测、电堆稳定性等。此外,机场加氢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政策支持和跨行业协作。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已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氢能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地方设立低空经济示范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正联合国创氢能公司,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量产化,目标将成本降低至现有水平的 50%。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工业气体

年减碳1500余吨!全国首艘氢电拖轮在青岛港入列

2025-7-9 16:12:59

工业气体

中集安瑞科与江苏中纯签署氢能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绿氢示范项目

2025-7-10 17:33: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